省份 城市 区县

取消
确定
小程序|公众号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

2022-09-23阅读数242

该法的第四十六条,此条将为电信网络诈骗受害者挽回损失提供极大的帮助。

组织、策划、实施、参与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或者为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相关帮助的违法犯罪人员,除依法承担刑事责任、行政责任以外,造成他人损害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

 

以前电信网络诈骗受害者挽回损失的途径几乎只有一个,那就是公安侦破案件之后的追赃挽损。但这条为电信网络诈骗受害人民事起诉相关责任人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受害人有权直接去法院民事起诉实施电信诈骗的骗子,也有权直接去法院民事起诉为骗子提供收款帮助的人。也就是说,如果不知道骗子是谁,我们可以就民事起诉为诈骗提供收款帮助的卡主人。

 

同时该法也明确电信、金融、互联网行业的“反诈看门人”责任。

 

电信业务经营者参与治理反电信网络诈骗的具体职责包括:

①办理电话卡数量不得超出规定限制;

②不得向未通过风险评估用户销售物联网卡;

③落实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制度;

④限制、暂停未通过实名制核验电话卡功能;

⑤规范真实主叫号码传送和电信线路出租;

⑥不得非法制造、买卖、提供或者使用与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相关的设备、软件。

 

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参与治理反电信网络诈骗的具体职责包括:

①开立银行账户数量不得超出规定限制;

②设立并完善企业、个人银行账户风险评估、防控机制;

③完善对异常账户、可疑交易监测机制;

④保证交易信息真实、完整和支付全流程中的一致性;

⑤建立并完善资金查询、止付、冻结、解冻、返还机制。

 

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应履行以下市场主体责任,对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损害扩大:

①提供互联网接入、地址转换、域名注册、云服务、网络信息等服务时应当严格核实用户身份信息;

②限制、暂停涉诈异常账号相关功能;

③设立互联网应用程序需办理许可或者备案手续;

④核验域名注册、解析信息、互联网协议真实准确性,实现对域名解析、跳转、转换记录的溯源;

⑤不得出售、提供个人信息;

⑥不得帮助他人通过虚拟货币交易等方式洗钱;

 

⑦为公安机关办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提供技术支持和协助。

 

每周分享法律小知识,想知道更多普法内容的宝子赶紧给我一波关注吧~

 

如果你曾遭受过电信网络诈骗,且案件一直未侦破,若仍不甘心,可尝试对卡主人等责任人提起民事诉讼案情过于复杂或者自己难以应付的,建议委托律师代为处理,经济状况不允许的,可以申请法律援助,或者进行法律咨询。我们全国各地都有专业律师资源也有提供法律咨询。

关注我们蚂蚁好律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