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份 城市 区县
2023-07-14阅读数311
一、企业投资管理风险点及应对策略
企业实际控制人一家独大,股东对公司日常决策、经营、管理参与或监督不够
应对策略:
1.规范企业章程的制定与管理。加强对投资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质化参与,就人事任命权、股东知情权、印鉴管控权、重大事项决策权进行明确约定;明确重大事项的决策程序,重点分析决策事项合法合规性,与公司发展战略的一致性。在章程制定中优化表决制度,避免“公司僵局”的发生。 2.股东完整、及时行使权利。股东应积极行使查阅股东会记录、董事会决议、监事会议决,审核公司财务会计报告、会计账簿等权利,保持对公司事务参与和监管。 3.加强对重点人员的监督。建立董事、经理等报告制度,细化公司主要财产、账册、重要文件的保管制度,建立健全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公司法定代表人离职后,未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1.加强对重要节点风险的分析防范。对企业经营重要节点风险,如法定代表人变更、股权变更、关联交易、股东提供对外担保等情形加强企业重点风险识别和分析,完善应对措施。 2.法定代表人离职后应同步任命新的法定代表人并办理变更登记,法定代表人离职时应加强对公章及原法定代表人行为的管控。 二、企业合同管理风险点及应对策略 合同签订和履行过程中对相对方是否有权代表的资格审查不严 1.合同承诺、变更的审签需书面授权、签订书面协议等。书面合同有利于双方明确合同权利与义务,也可以在合同纠纷案件中作为证据使用。 2.交易过程中,应注意对对方交易人员身份真实性、签章真实性、是否得到充分授权进行审查,特别是在提供担保、债务加入等情况下审查对方公司章程、公司内部决议、授权文书等。 3.对交易过程及过程文书进行必要的留痕、留存,以避免风险,增加法务部门参与的审签流程,防止相关管理人员不当承诺造成合同履行的混乱,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合同成立、合同变更的规范性不够
1.注重合同文本的标准化、规范化。签订合同时,要有事先准备的模版,提前加以审核,重点关注履行及监督条款,以提升沟通效率。重点设置风险防范的条款,如变更、交付等流程要求。
2.合同签订和履行过程中,不能简单地“看人头、重惯例、轻流程” ,而要强化合同对各方的约束力,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履行。
3.加强合同管理的信息化。拓展区块链、防篡改技术,强化在线审签流程,充分规避合同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三、企业清算管理风险点及应对措施
企业启动和实施清算的合规性不足
1.公司因法定原因解散时,应及时寻求法律赋予的程序权利,及时启动自行清算或申请强制清算,及时清理公司财产。
2.公司清算制度对公司财产的处置有严格的法律限制和程序要求,必须按照法定清算程序,全面保护公司内、外部各相关方的利益。
企业对清算过程的监督、管理不到位
1.企业要加强对所属企业经营情况和财务资料的管理,避免因人员更替,导致公司主要财产、账册、重要文件等灭失,无法进行清算而承担清算责任的情况。
2.企业在启动或参与清算时,要监督相关人员全面披露债权人情况,并监督清算组成员履行好通知、公告债权人的义务,避免遗漏通知债权人而承担瑕疵清算责任的情况。
关注蚂蚁好律师,学习更多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