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份 城市 区县

取消
确定
小程序|公众号

企业经营中的几个法律风险

2023-02-07阅读数329

  除了上期说到的几个法律风险,还有几个易被大家忽视的企业风险。关乎企业的经营!非常重要!

、忽略市场交易中的以下法律风险

  企业的发展靠的是不断发生的市场交易行为,不同的市场交易行为,需要确立不同的合同关系,不同的合同关系可能遭遇不同的法律陷阱。

  事实上,企业最常遇到的法律纠纷就是合同纠纷。中小企业企业对于合同风险的意识相对来说还是较强的。

但企业交易行为管理,绝不仅限于合同书本身的管理,一个合同关系既包含了作为主要权利义务界定标准的合同书,还包含着从订约谈判开始,直到合约履行完毕,乃至善后的持续过程。因此,交易行为的法律管理,实际上是一种过程管理。

  中小企业企业家还有一个与法律管理相矛盾的传统观念,就是习惯于熟人圈子的交易,往往依赖个人信用关系进行交易。

这样就带来两大风险:一是可能知人知面不知心,因为对人的认知错误,或者对方因情势变化而信用发生变化,导致君子协定和朋友关系一同被践踏;

  二是因为没有书面的对各自权利义务的具体约定,时间久了,双方对当初的细节问题产生误会,各自认知不同、理解不同,两个本来交情很好的交易伙伴和事业盟友因此发生纠纷。

  七、未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国内除了像海尔、华为等极少数企业对知识产权有比较系统规范的管理外,绝大多数企业还没有认识到知识产权管理的重要性,更谈不上从战略上进行规划,企业关注的仍是有形资产的管理。

由于缺乏战略高度的规划,许多企业成果只申请了中国专利而造成技术流失,专利申请后利用率很低,产业化、商品化程度低。

  此外,还很容易导致陷入专利陷井雷区,侵犯了别人的专利权,不仅要支付高额赔偿,甚至导致企业破产。深圳市某厂的产品属荷兰菲利浦公司在中国获权的专利保护范围,被诉侵权,不但自行销毁了模具和侵权产品,还要支付巨额赔款。

  八、存在产权不明晰引发的法律风险

  很多中小企业企业家和他的家族都有这样的观念:企业是我的,所以企业的资产就是我的资产,我的资产也随时可以作为企业的资产。这种观念是十分错误的。

  公司是具有法人人格的,是独立的法律主体,拥有独立的财产权,公司有限责任正是基于这样的前提。

投资人乃至其家族的财产与公司的财产一旦混同,公司的独立法人人格就难以获得法律认可,公司就不再受有限责任保护,公司的风险就会蔓延到投资人乃至其家族,成为家族的风险。导致公司垮家族就垮,公司倒闭老板就跳楼。

  九企业整合中的法律风险

  我国中小企业企业在某个阶段曾经出现多壳化经营的现象,一个投资人或一个家族设立很多个公司。

起初是为了多些操作平台,后来公司投资和经营业走向规范化,整合分散的资源更有利于企业做强,很多企业也走上整合之路。

  在企业整合的每个环节,都潜藏着法律风险。列举两个大的方面:

  1、股权结构调整企业整合中最重要的是股权结构的调整,股权结构意味着企的控制权和决策的有效性,也意味着公司高管的创业动力。如果事先不进行法律方案的设计、规划和论证,过程中不进行法律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出现树虫时不及时进行风险的评估和化解,最终难免出现风险失控的境况。

  2、资产整合资产整合涉及权属界定、处分权限制、定价、交易、过户、税费多种法律关系,同样潜伏着各种法律风险。

  十、企业解散时可能遭遇的问题

  企业作为一个主体,有独立人格,也有生老病死的问题,企业设立取得营业执照就算了,遭遇到的各种风险都是,经营期限届满就了,经营不善破产倒闭或投资人解散企业,企业就了。人老死要办丧葬,企业老死要做清算。

很多企业在企业老死的时候,却往往不做清算,将企业资产搬回家完事。殊不知,法律风险的地雷就此埋下。

  清算有严格的法律程序,必须依法进行,否则企业虽然死了,而其阴魂依然未散。

  因为企业的生老病死整个生命过程处处可能存在法律风险,所以国家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等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上市公司执行,并鼓励大中型非上市企业执行;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印发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要求央企结合本企业实际执行。中小企业多白手起家,经历了艰难的创业历程,更要思考如何建立和规范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企业的内部风险控制。

  应对企业法律风险的关键主要有有两个方面。一是提高主动性,预防为主,其次是选择专业的法律顾问服务。蚂蚁好律师平台,为全国各地中小企业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快找客服咨询吧!


0